夜色瀰漫,曲曲折折的荷塘里,傳來一片片蛙叫,伴隨著涼風徐徐吹拂,感到一種別樣的清幽,獨屬童年的夏天彷彿也定格在了這一幕。
在物資匱乏的時代,童年的樂趣就是捉青蛙玩,聽一片蛙聲,望著一望無際的稻田,沁人心脾,恬靜愜意。
然而現實生活中,青蛙這種動物,雖然承載了很多人的回憶,但是長得卻不夠討喜,導致一些人看到青蛙就會感到害怕。
不過,好在玉雕師卻把長相不討喜的青蛙雕刻的十分可愛霸氣,把我們的童年記憶定格在了玉石上的同時,也賦予了青蛙許多美好的寓意,深受大眾喜歡。
多子多福,子嗣綿延
“蛙”諧音“媧”,亦諧音“娃”。
古人對蛙有一種圖騰崇拜,他們把蛙作為女媧的象徵,女媧造人,給了人生命,所以青蛙本身就代表強大的生命力。
而且古人還有一種生殖崇拜,認為蛙象徵了女性的子宮,所以用玉雕蛙,以祈求多子多孫、繁衍子嗣。
在玉雕中,青蛙可以算得上是一種別樣的送子吉祥物了,而且看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也可以知道,娃的生育能力真的很強。
預示豐收,碩果累累
“稻花香里說豐年,聽取蛙聲一片”。
我們都知道,青蛙是益蟲,它可以除害蟲,保護莊稼,讓莊稼得以豐收,所以玉雕青蛙也有豐收的寓意。
四通八達,財源廣進
我國還有種說法講,青蛙的頭、尾、四肢和肚代表著世界,所以玉雕青蛙寓意著“四通八達,財源廣進”。
並且青蛙也經常與蓮藕合雕,蓮藕寓意“路路通”,加在一起就是財源的通道,有著數不完的錢財滾滾而來。
而且,一說到蛙,我們還能想到另一種動物,那就是蟾蜍,畢竟它倆長的太像了。
其實按照現在科學的說法,所有的蟾蜍都是蛙,但是並非所有的蛙都是蟾蜍。
蟾蜍是“五毒”之一,乍一聽,讓我們有點害怕,但是在古人的眼中,和顏值更高的青蛙相比,他們卻更喜歡蟾蜍。
因為蟾蜍在上古神話故事中,那可是上天封了神的,也常被用來供奉在商鋪祈求招財進寶,在很多商人的家中、店中,蟾蜍,那是必不可少的吉祥物!
金蟾吐錢,財源茂盛
劉海戲金蟾的故事,大家可能都聽過,而且由這個故事還衍生了“劉海戲金蟾,步步釣金錢”的說法。
蟾蜍和錢可謂有著不解之緣,並且俗話也說得好:“鳳凰非梧桐不棲,金蟾非財地不居”,就是講“三腳金蟾”居住的地方,就是聚財的寶地。
所以,玉雕的三腳金蟾當然也有吸財、吐財、聚財、鎮財之力。
玉的高雅加上錢的俗氣,再配合蟾蜍的可愛,可謂是雅俗共賞。
蟾宮折桂,飛黃騰達
古本《淮南子》記載:“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,羿妻姮娥竊之奔月,托身於月,是為蟾蜍,而為月精。”
其實,我們想到嫦娥,那都是美的代言詞,實在和蟾蜍,我們俗稱的癩蛤蟆聯繫不到一起,但是嫦娥與蟾蜍那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,嫦娥居住的地方稱為“蟾宮”,甚至“玉蟾”更是月宮的代言詞。
而且蟾蜍與桂花樹合雕,代表著蟾宮折桂,比喻科場得意,金榜題名,飛黃騰達,也表現出古代人民對月亮的美好嚮往。
其實,無論是青蛙也好,蟾蜍也罷,都是我們想通過和田玉為外在媒介,把古代風俗傳承下去,還寄託了我們最原始的願望,多子多福,多才多金,飛黃騰達,前程似錦。